欢迎访问304am永利集团--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教育教学
《三国演义》:条条计谋处处伏笔——杨修鸡肋 双面伏笔
时间:2016年05月05日 00:00 来源: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作者: 最后编辑:

《三国演义》的伏笔俯拾皆是,但有的出其不意,如不细加咀嚼还真品不出它的滋味。

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写的是汉中最后一役,曹操兵败斜谷界,三军锐气堕尽。此役之后,刘备正式称号汉中王。曹操兵败撤退是早有伏笔的,这就是将夜间口令定为“鸡肋”。点破这一点的是杨修,结果杨修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砍头。

但杨修究竟为何被杀,《三国演义》写到这里对杨修的聪明进行了大段铺垫,从当年杨修猜透蔡邕在曹娥碑后题诗的隐意,到擅自与众分食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甚至还写了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似乎是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其实,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的聪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鸡肋”就是杨修,杨修所言“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就是自我写照,只是他陷于“鸡肋”般聪明而不能自拔,曹操怎么能容忍身边有这样的谋士?

设想将“鸡肋”换做很多其他东西,其实也可以引申到退兵——吃猪肘子,走;吃桃子,逃;吃李子,离开……但用“鸡肋”就是同时用明暗两则伏笔以记事。这难道不正是需要杨修深刻自省的吗?这种功力非凡的一箭双雕还让人不知不觉,大约只有罗贯中了。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可见,《三国演义》这样写是有史为据的。但成就如此精彩的一章,使“鸡肋”由此而成为典故,作者功不可没。

304永利集团(China)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