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04am永利集团--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党建工作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时间:2018年04月18日 00:00 来源: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作者: 最后编辑:侯宏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呈现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崭新丰碑。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的视角,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进行考察,系统总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这对于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原创性贡献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与命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呈现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崭新丰碑。这其中有什么奥妙,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有哪些宝贵经验?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的视角,对五年多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进行考察,至少有以下四条基本经验。

坚定“四个自信”,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保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党的历史波澜壮阔交响乐的主旋律,也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主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是这份自信,不仅增强了我们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而且增强了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

这种自觉,体现在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艰巨任务,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不断发展的实践提供指导。这是我们避免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重要保障。

这种自觉,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深刻认识上。科学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比如,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

这种自觉,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主题。为坚定全党全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全党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和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的认识,为新时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定的政治、理论和群众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作出的重大判断举措,都是着眼于破解难题、攻克难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

这种导向,体现在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是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判断,提出并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结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这种导向,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人民期盼,聆听人民心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五年多来,“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成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价值基点。以此为基点,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应时而生。这些新思想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价值底色更加熠熠生辉。这种导向,体现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风险挑战上。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五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保障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提高了我们认识、预判、把握、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对于我们警惕、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树立历史眼光,在把握历史规律、吮吸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中,赋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我们树立历史眼光、涵养历史思维的重要源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肥沃土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和分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中展现出深邃的历史眼光。

这种眼光,体现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五年多来,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历史规律中,我们党获得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结论。比如: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等等。这些基本结论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答卷。

这种眼光,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历史渊源。五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他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价值追求,把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这种眼光,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阐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比如,他引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他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号召全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他讲述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提醒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等等。这些经典名句、历史故事的巧妙运用,赋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成功典范。

坚持全球视野,在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探索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题中应有之义。五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看世界,面向世界看中国,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和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展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

这种视野,体现在科学分析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上。坚持全球视野,首先必须科学分析世界大势,把世界认识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为回答这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极具指导性的原则和方针。比如,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等等。基于这些原则和方针,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判断。这些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依据,是其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种视野,体现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上。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深。这必然要求我们把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大背景下通盘考虑。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和践行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等等。这些新思想新理念,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发展的战略眼光、全球视野,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这种视野,体现在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上。如何在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中把握机遇、赢得主动?如何为人类发展作出中国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思考的两个重大问题。五年多来,他充分发掘中华文化中同当今时代共鸣的治理理念,在国际经济政治治理体系变革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比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等等。这些新理念新主张,充满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被写进联合国文件。这些新理念新主张,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利益汇合点,为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宽广的全球视野,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坚定了信心、注入了活力。

新闻来源: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index4.html

304永利集团(China)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